肩頸一邊高一邊低是什麼原因?高低肩通過按摩能改正過來嗎?

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一些人的肩膀不一樣高,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的現象。很多人並不把這當回事,那麼肩膀一邊高一邊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?對身體有沒有危害呢?

肩膀一邊高一邊低,在臨床上最多見的原因:

1、由於部分以久坐為主的工作和生活性質的人群,長期固定姿勢之後,寫字或者在辦公桌前做事的,姿勢有欠缺,從而形成的畸形的一種背部姿態的變形。主要是長期用右手寫字,可能姿勢不正確之後造成這個對應肩會變低等等。

2、先天性的脊柱側彎,由於肩部為了代償不平衡的脊柱造成與脊柱的側凸方向相反的,高低代償表現。

3、遺傳性疾病,比方說先天性的高肩胛,也可以造成肩膀的一高一低;有一部分肩膀一高一低的症狀是一種假像,軟組織失平衡,通過佩戴支具或者姿勢這調解能夠矯正。

肩膀一邊高一邊低是怎麼糾正?

功能鍛煉:患者為姿勢不當導致的高低肩,可以鍛煉背部、肩部,以及頸部肌肉力量、強度,恢復脊柱、肩關節的負重平衡,能夠使高低肩得到改善,主要以引體向上、小燕飛、高位下拉等方法訓練,每日訓練60分鐘左右,堅持3-6個月,可以有明顯效果。

提肩運動:首先雙腳分開與肩同寬,呈中立位站立,然後雙手握住1到3kg左右的小啞鈴,儘量兩邊握相同的重量。隨後配合呼吸運動起來,吸氣時上提肩胛骨,呼氣時下沉肩胛骨,反復進行鍛煉半個小時,一天兩次,堅持下去,對糾正高低肩是有一定幫助的。注意在鍛煉的時候,一定要保證兩邊手做到相同程度,否則有可能會加重高低肩的不平衡。

佩戴支具:患者病史相對較長,則需要佩戴矯正支具矯正高低肩,一般需要6-12個月有效果。

按摩法。有空的時候可以用手按摩肩膀高的一側,以半個小時為宜,當然也可以去專業的按摩店,請按摩師來按摩。

拉伸法。對胸肌和背部的肌肉進行拉伸,可達到緩解高低肩的目的,也可以緩解緊張的肌肉,讓身體肩部肌肉更加的緊致。

拉伸右側斜方肌上束,站立位,右手背後固定不動,頭向左側傾同時左手放於頭右側輔助左側傾,然後頭向右上方旋轉,保持十秒。每組拉伸10~15次,共三組。

靠牆站。身體自然靠牆,且站立時,腳後跟和背部以及頭部儘量貼在牆壁上,然後自然下沉肩胛骨,將此姿勢儘量保持5分鐘以上。每天堅持,可以逐漸改善高低肩的情況。

高低肩很嚴重怎麼辦?簡單的運動有效自救。

所謂高低肩,就是兩個肩膀不一樣高的現象。這種不良體態是很常見的,尤其是對於天天背包的女生群體來說。趕緊來自測一下高低肩吧:站在鏡子面前,閉上眼睛,原地踏步 6 次,然後睜開眼睛看兩個肩膀的肩峰(肩外側最高點)是不是在同一水準線上。如果出現肩膀「一高一低」的現象,那就是高低肩無疑了。高低肩實質上是脊柱的側彎變形,要引起你足夠的重視!

高低肩的原因與危害

01.先天性骨骼發育不良

02.後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,例如長期伏案,經常單肩負重等,導致單邊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久而久之就會使肩部下肌群緊縮,上臂肌群拉長形成斜肩,從而形成高低肩。

03.高低足弓、長短腿,如果雙側足弓不一致就會出現長短腿,長短腿會導致骨盆旋轉,一高一低,骨盆的高低容易引起脊柱的傾斜和側彎,最終形成高低肩。

04.骨盆傾斜,脊柱傾斜,身體為了維持平衡和穩定就會出現相鄰環節不對稱不平衡的現象,就會形成高低肩。

高低肩的危害

頸肩疼痛,由於肩膀附近的肌肉過度緊張,導致頸肩部疼痛。

慢性頭疼,當頸部肩部的疼痛加劇惡化時,會蔓延到頭部的疼痛。

腰痛、腿長短不一,高低肩使骨盆發生位移,使腰部肌肉力量不平衡,導致腰痛。同時骨盆位移也會導致腿長短不一。

那麼高低肩,該怎樣矯正呢?

簡易坐立抬手

坐立準備,背部挺直,脊柱延展,在這裡屈雙膝蓋,大腿外側尋找下方的地面,腳掌心貼在一起,緩慢的收近會陰的方向,雙手臂,吸氣,向上高舉過頭頂,在頭頂上方合十併攏,吐氣,放鬆肩後側肌肉,大臂放鬆,坐骨向下,在這裡停留十個呼吸,然後回原。

坐立側彎

左立手掌式準備,彎曲雙膝蓋,膝蓋朝左、右兩側,大腿外側尋找下方的地面,雙小腿一次的收近體前,左手在左側地面觸地,掌心朝上,吸氣,右手從身體旁側向上抬高,吐氣,上半身向左側下方側彎,左小手臂觸地,轉動頭、頸看向右上方的天花板,停留十個呼吸,再回原,練另一邊。

按摩法:建議患者可以每天早晚用手給肩膀高的那一邊按摩半個小時,或者讓專業的按摩師幫忙按摩,從而達到疏通肩部經絡,緩解肌肉緊張的作用,繼而糾正患者高低肩。

靠牆站:靠牆站使患者腳後跟,小腿肚、腿部、背部、頭部都要緊貼於牆面,然後使肩胛骨下沉,建議保持這個姿勢5分鐘,每天進行多次。長期使用靠牆站,可以有效的糾正高低肩。

每日一站

•全身腳跟、小腿、臀部、肩胛骨、後腦勺都要貼住牆壁。後腦勺貼牆,下巴保持水準,頭部稍微往後傾斜;肩胛骨緊貼牆面,兩肩同高呈水準線。

•手臂伸直自然靠在身體兩側。抬頭挺胸挺直上半身,此時,牆壁與後背間的空隙以一個手掌半的距離為最佳,若空隙過大時,請將肚臍往後向脊椎方向收縮,讓背部可以更加緊貼牆壁。

•臀部肌肉往內側夾緊,此動作可讓腳自然朝前。收縮大腿內側肌肉。小腿部貼壁,若無法貼緊壁面,可能是 O 型腿,或有膝關節僵硬的問題。腳掌併攏,腳後跟貼壁,腳趾和膝蓋都朝前。

每天堅持靠牆站一會對體型的改變非常有效,但大家要注意站姿的要點,可以改善 O 型腿、盆骨前傾、高低肩、脊柱彎曲、駝背等現象。大家可以從5分鐘起開始堅持,一直疊加。